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链”动上下游 跑出新“汽”势 新郑这个产业多点开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07:10:00    

大象新闻记者 李鑫 刘少利 通讯员 刘象乾 沈磊

5000年前,轩辕黄帝在新郑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明了指南车,用作指示方向,也作为帝王的仪仗车辆。

2700年前,车辚辚马萧萧,战车战马在这里碾出历史演进的辙印……

今天,在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的征程中,新郑以链式思维,不断延长补强产业上下游,打造了较为完备的食品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智能制造产业链,汽车配套产业链……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位于新郑市郭店镇、和庄镇和薛店镇等有关汽车配套企业的生产车间,实地探访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活力,感受新郑在汽车配套产业布局上的加速度。从精密零部件到模具生产,各环节高效协同,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为新郑汽车配套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发挥比较优势,产销两旺,新郑汽车配套产业多点开花

位于新郑市郭店镇紫荆山南路与轻工路交叉口西侧的郑州市江陵动力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是新郑市2023年招商引进企业,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总成加工、组装、研发及销售的企业,主要面向全国维修企业提供原厂品质汽车动力配件。

步入江陵动力厂区,学医出身的总经理邓芳与窗明几净的厂房、井然有序的生产线相得益彰。记者直观感受到,这家企业的气质与邓芳本人高度契合—既有如手术室般的严谨整洁,更蕴含着医者对待生命般的质量追求。生产车间醒目显示中文、俄文和阿拉伯文,邓芳不无自豪地说,来新郑建厂,主要看上的是“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优势,这位对产品质量十分看重的总经理,要的就是能让她“专注地把自己的事做好!”的生产环境。

目前,该公司发动机产品型号300余种,预计今年年底覆盖微车、轿车的发动机型号将达到448种,覆盖丰田、现代、大众、雪佛兰、通用、欧宝、日产、福特等全系列车型,累计为用户提供超过800万台发动机及其相关配件,赢得市场广泛认可。加之对国际市场的开发,产品还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邓芳坦言,打造遍布全国的就地仓储矩阵实现了产品全国覆盖。目前,仓储系统以郑州新郑市为中心,辐射广州、北京、成都、杭州、济南、乌鲁木齐、长沙、沈阳九大仓储配送中心,总库容面积超5万平方米,仓储中心与3000多个县市级前置服务仓合作,业务遍布全国28个省,拥有2000多家代理商,产品服务覆盖20万家修理厂。

扎根于新郑市和庄镇,与江陵动力隔空相望,相距不到30公里的郑州定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三维拉弯产品和设备、客车车身蒙皮、汽车发动机铝制缸盖、铸铁缸盖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生产车间占地25亩,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余元,现有5条缸盖数控加工中心秉性生产线,拥有整套先进、精密机加与检测设备,具有年产量50万台以上气盖产品的生产能力。主要为宇通客车提供配套服务,凭借成熟工艺和严格品控,其产品占据宇通客车车体90%的配套份额,年产值达8000万元。

坚持市场导向,招引布局,新郑汽车配套产业串点成链

近年来,随着比亚迪汽车落户港区,新郑敏锐洞察商机,迅速调整汽车配套产业,将新能源汽车配套作为重中之重,紧盯通用零部件、智能网联零部件,积极走访、招商引强。

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持之以恒干。威博达(郑州)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就是在这一定位下,从苏州招引落户到新郑市薛店镇的汽车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年产值1亿元人民币,是一家涵盖模具、冲压、焊接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企业。尤其擅长大型铸造连续模具、中型和小型钢板连续模等自动化模具的研发制造,年平均模具产能400余套,年供货量达300万件。

身为郑州人的企业负责人贾建辉,从苏州转战家乡,看重的同样是新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计划将新郑厂区作为生产大本营,苏州厂区作为开发国际客户和研发前沿技术基地。多年来在江浙沪的摸爬滚打中对行业发展的专业积累,让他对投资建厂新郑信心满满:在新郑厂区将汽车零部件和模具生产作为主打方向。用贾建辉的话说,汽车行业产销两旺时,他专攻金属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行业如遇不景气时,就进行汽车自动化冲压模具设计,同样市场需求量大。

该企业从2024年6月开始建设,预计今年6月将建成投产。目前贾建辉甚至连办公室都还没有,但企业订单已经排到9月份,这其中比亚迪汽车的订单就占了一半。谈及对接国际市场,他看重的是中欧班列能达沿线国家,因为在中欧班列薛店物流港为其提供便利交通物流。

同样给比亚迪汽车配套的还有位于和庄镇的郑州福沐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脱胎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领军企业,专注汽车座椅发泡、面套、骨架及头枕等核心组件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的沈阳金远东集团,3个月完成从选址新郑到投产生产,得益于新郑“腾笼换鸟”的产业政策和标准化厂房配套,布局新郑同样看重的是郑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配套佛吉亚、李尔等国际座椅制造商,投资1100万元建设年产30万套汽车座椅配套项目,涵盖智能化发泡产线2条,面套生产车间和头枕总成制造车间。目前,每天可满足420-450台3300件车用座椅发泡的生产,月产量可达15000台11万件。

记者手记

5000年的历史演进中,车在新郑历史的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斗转星移,新郑与车的渊源从未中断。今天的新郑,正锚定汽车全国统一大市场,加紧布局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紧盯通用零部件、智能网联零部件,招大引强,已初具规模。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一流的营商环境,未来的新郑,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扩容带来的产业链协同效应持续深化,必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集聚起势、蓬勃发展,引领汽车配套产业升级跃迁,共同谱写汽车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编辑:刘少利

二审:王 震

三审:李 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