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注意!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9:02:00    

长沙晚报5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田诗情 张璋)近日,通用技术航天医科湖南航天医院儿科门诊收治了多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典型特点是发热、嗓子发红还带有小白点。

“目前,疱疹性咽峡炎已进入高发期,主要出现在婴幼儿群体。”湖南航天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谷艳龙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它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而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春夏季为高发期,常见于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咳嗽,可伴随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潜伏期一般为3至5天,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以及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口腔疱疹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疹性咽峡炎起病急,患儿常因口痛而影响进食,出现厌食、流涎、哭闹,部分患儿或出现高热,可达40℃以上。主要症状表现为咽部充血、咽峡部出现疱疹,初起时咽部出血,并有散在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一至两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手段。因此,防止患者的交叉感染与充足的补液非常关键。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与对病因治疗,包括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以及使用干扰素α等抗病毒药物。该病预后通常良好,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左右可自愈。

谷艳龙表示,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后,要注意常规护理和对症护理。

常规护理:起病一周内应多休息、多喝温开水;房间应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

对症护理:具体指发热护理和口腔护理。发热护理,密切检测孩子的体温,出现中度发热以及低热时可给予其温水擦浴、松解衣被散热等物理降温。高热即体温≥38.5℃时,可遵医嘱服用退热剂,30分钟至60分钟后再次测量体温,以防高热惊厥。口腔护理,患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哭闹不眠等,应特别注意口腔清洁。家长可协助孩子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宝宝,家长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此外,也可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短波紫外线治疗,紫外线治疗具有消炎镇痛、促进组织修复,加快溃疡愈合的作用。

谷艳龙提醒,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间,市民外出应佩戴口罩,避免去人流量密集的场所,保证充足的休息,提高身体抵抗力,做好清洁消毒措施。当孩子出现高热不退、精神状态改变、呕吐、惊跳,以及神志变化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