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同比增长5.3% 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00:00:00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当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下阶段,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持续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内需是增长主动力

盛来运表示,上半年经济运行具有“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等主要特点。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是5.4%,二季度是5.2%,上半年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增长稳中有升。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新动能在积聚。”盛来运说。

此外,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从统计数据看,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增长的主动力。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非常不容易。”盛来运说,下阶段,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持续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回升态势,关键在于内需进一步发力,政策协同形成合力”。

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仍然非常大

对于上半年投资增速波动,盛来运分析,投资增速波动和小幅回落,既有现实因素,也有深层次原因。现实因素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价格下行、企业竞争加剧,所以相关市场主体投资决策更趋谨慎。

盛来运分析,从深层次因素看,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发展方式在转型,新旧动能在转变,传统行业投资相对较饱和,一些产能要出清,比如房地产投资今年上半年继续下降。短期内,这些传统产业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投资增长压力。因此,对投资增速的变动要全面地看待。

“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仍然非常大,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盛来运说,投资增速放缓不意味着投资空间收缩,现阶段高质量发展投资潜力非常大,比如新质生产力领域,还有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补短板”方面,都需要有效投资。

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

盛来运表示,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这意味着,下半年消费发展是有支撑的。上半年的影响因素、消费态势在下半年会得以持续。另外,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

对于备受关注的消费补贴政策问题,盛来运表示,有关方面已经宣布,下半年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已经在陆续出台,各地也会继续出台相关措施。

“我们现在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消费空间广阔。中国未来的消费成长性非常好,所以对下半年的消费,我们仍充满乐观预期。”盛来运表示。

此外,盛来运表示,消费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在这些方面,中央政策以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措施都在继续推进,各地还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央扩内需政策要求,按照消费提升行动方案部署,进一步“稳就业、促增收”,改善消费环境,增加优质消费供给,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房地产企业化债工作有序推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0202亿元,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6.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8245亿元,同比增长0.6%;利用外资17亿元,同比增长25.4%;自筹资金17544亿元,定金及预收款14781亿元,个人按揭贷款6847亿元。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表示,到位资金降幅收窄,表明房企整体经营状况已出现改善,尤其是现金流状况得到显著好转,这为企业实现长期安全稳健运营提供了有效支撑。

盛来运表示,在“白名单”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的带动下,房地产企业化债工作有序推进。表现在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6.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10.8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0.6%,去年国内贷款下降6%左右。

郭毅表示,房企到位资金主要由银行贷款与销售回款构成。其降幅收窄,一方面源于资金流入渠道的拓展,销售端节奏加快带动回款增加,同时银行信贷环境趋于宽松,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支持力度增强;另一方面则得益于资金支出的合理管控,部分企业缩减新项目开工规模,将资金优先用于保交楼,减少新增工程施工成本支出,同时金融领域贷款利率下调,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进一步压缩了现金消耗。

住宅待售面积减少443万平方米

盛来运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比去年同期收窄15.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9.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5%,比去年同期收窄的幅度更大,收窄了19.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11.6个百分点。商品房交易比较活跃,尤其是二手房的交易量比去年同期是增长的。

新建商品房销售提速的同时,待售面积逐步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约为76948万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47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443万平方米。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9891万平方米,此后连续4个月减少。

“当前销售同比改善及库存优化,主要得益于此前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推动。”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政策方面,降低首付比例、减免税费、收储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以专项债盘活空置土地,以及房票安置、城市更新等举措,共同为市场注入动力。

此外,谢逸枫强调,购房者观望情绪逐步缓解,入市积极性稳步提升。部分核心城市成交量回升、房价趋稳,释放出市场复苏回暖的信号,增强了购房者对市场的信心。库存量的持续优化,进一步强化了购房者对房价走势的积极预期,推动市场心态持续向好。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7月以来,核心城市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如北京、广州、南京、大连等地从提高额度、优化提取、延长还款期限等方面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预计下半年各级政府将全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李晗 实习记者 芦金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