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郸市丛台区“科技范”助力农田春管
中新网河北新闻4月1日电 (王天译 王倩倩)3月31日下午,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的麦田里,种粮大户张剑锋正在使用伸缩式水肥一体化设备对小麦进行浇灌。而在另一处麦田,无人机正在进行洒药作业。图为伸缩式水肥一体化设备正在为麦苗浇水。 王倩倩 摄图为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民科学管护麦田。 王倩倩 摄图为农民正
2025-04-01 17:27:00

法治非遗短剧场|民歌声声 法韵悠悠
【来源:中国普法】南闸民歌,因运河而生,兴于唐,盛于明清,因其丰厚的水乡情韵、浓厚的乡土气广受当地群众欢迎,至今已形成100余种曲调、1000余首歌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闸民歌宛转悠扬,穿过旷野,越过稻田,传递着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司法局充分挖掘南闸民
2025-04-14 14:38:00

静宁:新农人奏响“兴农曲”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素。近年来,静宁县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紧紧聚焦“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产业布局,全力汇聚各方人才力量,促使产业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蓬勃态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有力推动县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产业+人才”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一批又一批新农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积极投身
2025-04-26 16:25:00

小小院落,为啥再次登上中央一号文件?
前不久,在热播的新一季爆款农耕纪实综艺《种地吧》中,十个勤天少年团与湖南宁乡市流沙镇党委书记探讨当地养猪大户带领周边农户利用家中庭院养猪致富的片段备受瞩目,#在种地吧看到庭院经济实例#冲上热搜。一众网友惊呼“涨知识了!”其实,庭院经济早在2023年就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当时还仅在“鼓励脱贫地区有条
2025-04-01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