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虚拟制作技术赋能科学叙事,“2025影像技术科普万里行”在穗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7:25:00    

近日,由索尼探梦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和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索尼探梦2025影像技术科普万里行”走进广州。活动现场,索尼探梦推出的4K3D科幻影片三部曲《深海危机》首次在广州亮相,还同期举行了精彩的索尼toio™创意机器人套件和专用主题《出发!探索编程世界™》编程小课堂,吸引超1400人参加。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数实融合的虚拟制作(VP)和增强现实(AR)市场规模再不断增长,并在多个应用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像是娱乐消费场景的沉浸式游戏、教育场景的虚拟课堂、工业设计场景的虚拟模型搭建等,虚拟制作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在推动各行业向智能化、沉浸式方向升级。

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显示,2024年全球AR/VR总投资规模超152.2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397亿美元。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预计2024年至2029年将以41.1%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增长,2029年投资规模超105亿美元,占全球的26.5%。

“作为华南地区核心科普平台,广东科学中心先进的场馆设施为索尼探梦4K3D科幻电影提供了绝佳的展示舞台。本次的《深海危机》企划活动是索尼探梦与学界、业界深度合作的又一个创新成果。”索尼探梦科技馆馆长、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范宏军说,索尼探梦正在推动虚拟制作、高清视听等前沿技术和科普创新的结合。

虚拟制片的原理是什么?需要用到什么设备?AI大模型如何赋能视频制作?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普专家张翰林系统地梳理了AI大模型的起源和发展脉络,生动科普了生成式AI的定义和主要技术方向,现场演示了通义大模型在儿童陪伴、学习辅导、绘本制作、故事撰写、短视频生成等方面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谈方杰从潜航器通信中断这一现实难题切入,解析了水声通信的“断联”之谜、次声波超远距离传播的奥秘,以及致命“水下暗墙”——孤立子内波的形成原理。索尼探梦新事业部经理张云睿以索尼探梦4K3D科幻影片三部曲《DR01 冒险奇兵》为例,展示了虚拟制片在科幻电影中的精彩应用。

在活动现场,《深海危机》以海底污染与非法采矿为题材,讲述科学家小队深海探秘、化解环境灾难的惊险故事,将科学探险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同期举行的编程小课堂,同学们跟随主人公塔塔和洛洛进行了一场趣味冒险,在不同的地图场景上完成闯关,通过无屏卡片编程的方式,驱动核心Q宝机器人,启蒙和锻炼了参与者的编程创意思维。

文 | 记者 许张超

图 | 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