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和浩特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新范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8:05:00    

近年来,呼和浩特充分发挥区位、气候、绿电、网络、算力、政策、人才等优势,抢抓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重大机遇,加快构建“绿色算力—人工智能—智慧应用”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特色路径,开创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绿算筑基:中国云谷的智算突围

走进内蒙古华电新能源智慧运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智慧生产管理平台了解全区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运行情况。“‘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一期于2022年11月23日纳入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清单,总投资约16亿元,总装机规模36万千瓦,其中风电30万千瓦,光伏6万千瓦,并配建6.48万千瓦/25.92万千瓦时(18%/4h)的储能系统,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数云科、并行科技四家数据中心提供绿电直供服务,每年可提供绿电约7.6亿千瓦时。”内蒙古华电新能源智慧运营中心负责人窦磊告诉记者,项目二期正在有序建设中。

这正是呼和浩特全力打造“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的缩影。和林格尔新区率先在全区启动建设绿电直供示范项目,有效推动绿色算力对新能源就地消纳,和林格尔新区绿电直供项目(一期)被国家数据局评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超过86%,在全国绿色算力指数排名中居首位。

“2025年,我们已有中国石油、有孚数据、港城云联等15个重点算力产业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超过500亿元,预计2025年底可投用算力规模达12万P以上,建成投用包括火山引擎、并行科技、华著等不少于4个万卡级先进智算集群和华为、燧原等不少于3个万卡级国产算力集群。我们将依托强大的绿色算力规模和算电、算网、算数协同发展优势,聚焦模型训练推理、低空经济、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与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合作,落地一批算力及人工智能企业项目,构建多元产业生态。”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郭菊颖告诉记者。

产数融合:传统产业装上“AI大脑”

在和林格尔新区蒙马智能装备制造车间,年产6000台设备的智能产线已投入使用。内蒙古蒙马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内蒙古交通集团第一家装备类实体制造企业,也是万帮数字在江苏省外第一家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实现产品生产、销售、运营、运维全产业链本地化。内蒙古蒙马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小镇介绍:“在新区多方面的帮助下,智能产线于3月份搭建完成,4月份投入使用,新产线相比传统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20%,大大帮助我们提升了生产效率。”这样的场景正在呼和浩特多个领域上演: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后,乳制品行业研发人员能更加便捷地获得行业最新专利信息、高效获取解决研发难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一键生成预研报告快速了解领域全貌;内蒙古兰太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有序运转,一颗颗药粒在精密设备中封装成盒,生产能耗降低超过20%;内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搭建的乳酸菌人工智能平台,能有效提高筛选效率,预计未来3年到5年,最快能够实现24小时筛选10株菌株……

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5个国家级智能工厂、8个自治区级智能工厂、23家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2025年,《呼和浩特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印发,要求到2026年,推动六个细分行业不少于35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不少于211家,特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少于100家。

智慧治理:城市有了“数字神经”

“您好,我是赛罕区政务数智人‘AI小赛’,非常乐意为您提供服务。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政务服务的问题或需求,请点击‘开始对话’并向我咨询,我会尽力为您解答和处理。”走进赛罕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数智人“AI小赛”正在让办事群众从“窗口排队问询”向“指尖一键速查”转变,这背后是AI技术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AI 小赛”已累计服务超 2000人次,群众咨询满意度达98%。

“智慧化不是炫技,而是要解决‘暖气不热’‘停车困难’等这样的民生实事。”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妥鑫介绍,AI赋能政务提质增效,91家单位在全区政务领域率先部署DeepSeek大模型。同时,首府正在推进全市信息化系统“应接尽接”,城市大脑接入全市109家单位353个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可接入、可展示、可应用、能协同,做到了层层穿透。目前,已建成公共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汇集52个部门147亿条数据,治理形成4个基础库、5个专题库和15个高质量数据集。

为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呼和浩特市正全力推进“P4”级数据应用实验室建设,同步筹建城市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着力打造集“算力支撑—数据共享—安全防护”于一体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截至目前,实验室已完成公共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数据汇聚平台等核心系统的安全防护建设,具备数据应用全生命周期监测能力,并建立常态化合规运营机制,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王阳告诉记者。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梁婧姝 杨承昊)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