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问道创新·渝见先锋】以镁赋能 解码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革命的博奥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1:48:00    

编者按:在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的背景下,重庆,正积极部署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系列重点任务和标志性成果,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由重庆市委网信办指导,央广网重庆频道主办的《科技助推重庆高质量发展之“问道创新·渝见先锋”》网络主题报道,聚焦重庆科创和科普两大领域的典型人物、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探访“新科技+新产业+新生态”体系,以深度专访形式,展现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实干实绩实效。

本期访谈嘉宾:覃显跃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镁制品事业部技术总监,中国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的杰出专家,在镁合金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领域成就突出。

央广网重庆5月26日消息 走进博奥镁铝的展厅,一组组镁合金产品样件排列整齐,覃显跃指向一台新能源汽车模型,如数家珍地介绍:“镁合金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材料,从仪表盘、中控,到动力部件都是用的镁合金。”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展厅(央广网发 艾雨晗 摄)

逐个击破技术壁垒 实现镁合金大规模应用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大规模应用可显著降低车身重量与能耗,但受限于“材料塑性差、耐蚀性弱、超大构件成形难”的特性,长期难以实现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

覃显跃针对镁合金超大构件瓶颈,系统性规划攻关路径,组建了涵盖材料研发、工艺工程、装备设计的跨学科研发团队,明确任务分工并建立动态协作机制。在技术攻关阶段,他带领团队突破高流动性镁合金成分设计、大体积熔体高效净化、复杂薄壁结构精密成型等关键技术,通过实验验证与多轮迭代,最终与多家单位机构共同开发出全球最大镁合金汽车压铸结构件,实现相比原来铝合金铸件减重32%的突破性成果。

覃显跃带领团队突破关键技术(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为支持镁及镁合金产业为代表的先进材料产业崛起,重庆万盛经开区专门编制《重庆(万盛)镁产业基地发展规划》,高标准打造集镁产业技术研发、成果应用推广、产业化生产制造、投融资平台以及园区综合管理等职能于一体,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循环综合利用低碳型产业基地,并成功创建为“国家镁合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近年来,根据《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地区实际,相继出台《万盛经开区创新激励办法》《万盛经开区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万盛经开区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实施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围绕产业链整合、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助力博奥镁铝等企业创新发展,让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市场优势。

如今,镁合金复杂铸件高质量成型和超大构件一体化压铸技术已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覃显跃主导设计开发的镁合金座椅支架、仪表盘、座椅支撑座等产品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实现了批量应用,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其中“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后座椅框架”“三合一镁电驱壳体”获2024年国际镁科技奖年度创新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赛力斯、长安、蔚来、沃尔沃等国内外品牌采用博奥镁铝的镁合金汽车产品,超过5000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现“瘦身革命”,正在加速疾驰。

同时,博奥镁铝作为全球镁合金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之一,是行业内少数能够提供从矿到原材料到深加工,并覆盖产品设计、材料选型、制造工艺、模具设计到量产的全服务类供应商,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轻量化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检验检测实验室(央广网发 艾雨晗 摄)

“镁”链新生:从废料到原材料的零碳旅程

在博奥镁铝一数字化车间内,一条年处理3万吨镁合金废料的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覃显跃介绍:“我们建立了镁合金回收生产线,将生产废料回收后重新投入生产,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博奥镁铝从2022年6月开始建设镁合金废料回收及深加工循环生产数字化车间,购置了自动化废料输送线、炼渣炉等关键智能化设备与配套软件系统。通过车间的重新冶炼,这些废料将被加工成生产所需的镁合金原材料。此外,博奥镁铝的母公司宝武镁业还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硅铁矿冶炼,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镁合金的应用已从内饰件拓展到动力部件和底盘件,未来还将延伸至其他构件,实现更大幅度的减重和节能,为汽车行业节能减排作出重要贡献。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央广网发 张晓倩 摄)

产学研融合 拓展镁合金应用新领域

覃显跃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博奥镁铝与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构建“基础研究—中试生产—工程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双方或多方联合开展项目研发与量产,推动技术快速转化。学校和科研机构主要负责前端的材料研发和基础研究,博奥镁铝则更专注于工程应用和产业化。通过这一平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前沿研究成果得以快速导入企业产线,企业端的工程问题也能及时反馈至科研团队联合攻关,显著缩短了技术转化周期。

重庆大学专家现场指导工作(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我将聚焦科技创新‘四个面向’,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探索绿色、可持续的镁合金轻量化解决方案,为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更大的力量!”覃显跃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汽车行业,除乘用车市场外,还将拓展商用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同时向通信、低空经济等轻量化需求领域延伸。

监制:周伟 肖庆华

策划:陈静

记者:陈静 邹孟廷(实习)

制作:邹巧 艾雨晗(实习) 张晓倩(实习)

指导单位:重庆市委网信办

主办单位:央广网重庆频道

鸣谢:重庆市经济信息委 重庆市科技局 重庆市科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