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明瑰宝 丝路遗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09:12:00    

西夏陵博物馆珍藏着见证西夏辉煌历史的重要文物,这些镇馆之宝凝聚着党项人的智慧结晶,诉说着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融。

这些珍贵文物历经千年沧桑,如今在博物馆中得到科学保护与精心展示。 记者镜头下的这一组照片,通过展示文物工艺细节、科技保护手段等,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西夏历史独特的价值和艺术魅力。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记忆。

① 琉璃鸱吻(屋脊神兽)

形象工艺:龙首鱼尾造型,青绿琉璃釉,釉面冰裂纹,高58厘米,皇家建筑独有构件。

历史意义:融合中原“鸱吻镇火”与西夏图腾,反映佛教建筑的本土化。

当前保护:防震展台+紫外过滤膜,每年釉面成分检测。

② 褐秞剔刻花瓷经瓶

形象工艺:磁州窑风格,腹部剔刻缠枝牡丹,白褐双色对比鲜明。

历史意义:证明西夏与宋辽瓷业技术交流,是游牧民族审美汉化的范例。

当前保护:光源强度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釉面褪色。

③ 迦陵频伽(人首鸟身像)

形象工艺:青绿琉璃釉或灰陶材质,人面含笑、双翼舒展,腹部刻西夏文密咒,佛教艺术孤品。

历史意义:“妙音鸟”形象,证实西夏密宗信仰与丧葬文化结合。

当前保护:采用恒温恒湿智慧化展柜,定期维护检测,进行生物技术实验性保护。

④ 兽面纹瓦当

形象工艺:陶质圆形,獠牙凸目,卷云纹边框,模印标准化生产。

历史意义:西夏陵建筑构件,体现西夏“猛悍尚武”的审美。

当前保护:硅胶套固定边缘,湿度波动预警。

⑤ 鎏金铜牛

形象工艺:青铜铸造通体鎏金,长1.2米,重188公斤,肌肉线条写实,关节细节精准,体现西夏金属工艺巅峰水平。

历史意义:西夏陵陪葬品,象征党项人“耕战一体”的生存哲学,印证西夏冶铁技术之精良。

当前保护:恒温恒湿独立展柜(20℃±2,湿度45%),定期养护,禁用闪光灯。

⑥ 西夏文木雕残块

形象工艺:柏木阴刻西夏文佛经,残留朱砂填色,背面带榫卯结构。

历史意义:罕见木质文献,揭示西夏文与汉藏佛经的翻译关系。

当前保护:低氧储藏+熏蒸防虫,3D扫描存档。

⑦ 石雕力士

形象工艺:红砂岩雕刻,力士跪姿托碑,面部胡人特征突出,融合丝路艺术风格。

历史意义:碑刻底座反映西夏多元族群构成。

当前保护:表面封护剂防风化,振动监测预防裂隙。

⑧ 博物馆内景

记者 海坤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