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话剧《宝岛一村》本周末蓉城温情上演 叩响城市心门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8月13日报道 昨晚,成都城市音乐厅共享大厅内温情涌动,被誉为“华语话剧天花板”的赖声川经典作品《宝岛一村》主创媒体见面会在此举行。屈中恒、冯翊纲、宋少卿、范瑞君、萧艾、那维勋六位主演齐聚蓉城,与本地媒体及观众代表畅谈这部跨越17载舞台生命的时代之作,为8月15至16日该剧在成都城市音乐厅的首次正式演出预热。

《宝岛一村》自首演以来,凭借其真挚的情感、幽默的台词和深厚的时代背景,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该剧以 1949 年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群因政治环境变迁而意外渡海到台湾的人们,在 “眷村” 这个特殊区域落地生根的故事,通过三代住民、四个家庭的笑泪交替,展现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与情感,成为了一部反映族群融合历史的经典之作。

现场观众积极踊跃地向主演提问,问题涵盖了角色理解、创作灵感、演出感受等多个方面。主演们认真倾听每一个问题真诚解答。谈及角色塑造的根基,屈中恒坦言:“老兵口述史中那些用脸盆种辣椒、靠乡音认老乡的细节,让角色有了血肉温度。” 剧中以幽默包裹历史悲情的独特气质,被演员们视为最大挑战。冯翊纲强调:“喜剧是糖衣,内核是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坚韧。分寸感在于让观众的笑声未落,心头已泛起酸楚。”

女性角色的力量也是这部话剧的焦点。饰演“眷村母亲”的范瑞君动情分享:“她们像野草,在夹缝中撑起一个家。排演时我反复琢磨她们藏起眼泪为家人盛饭的姿态——苦难中迸发的生命力才最动人。” 萧艾则补充:“那个年代女性的沉默付出,本身就是一种震耳欲聋的呐喊。”
屈中恒现场演绎了剧中角色自白片断,“来宝岛七年了。本来是暂时来避难的,没想到,我们就这么住下来了,不知不觉,过了七年了!”短短几句,已经让在场观众红了眼眶。
提问环节,面对观众超过300场演出如何保鲜的提问,屈中恒回答:“每次登台都当最后一次。观众席里可能有第一次看戏的孩子,这份敬畏心让我们不敢懈怠。”

冯翊纲笑谈幕后温情:“去年巡演,萧艾在后台用四川话教大家说‘巴适得板’,结果宋少卿说得像‘巴士抛锚’,全剧组笑到忘记登台紧张——这种家人般的默契,是舞台之外的馈赠。”萧艾在见面会结束同观众告别时,也用俏皮的四川话表示:“我外婆也是四川人,我又回家了。”
主演们都与”眷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其中的屈中恒、冯翊纲和宋少卿都是眷村后代。因此,《宝岛一村》对于主演们不止是一部话剧,更是自己情感的寄托,乡愁、亲情、家园。“《宝岛一村》是台湾最后一个眷村,每演一次眷村就‘活一次。我们希这个眷村一直都在。“宋少卿动情说到。
据悉,《宝岛一村》成都站演出将于8月15日至16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歌剧厅连演两场。这部享誉华语剧坛的经典之作,将以长达三个小时的沉浸式剧场体验,带领蓉城观众走进一幅跨越六十年风雨、饱含时代体温与个体悲欢的生命长卷,感受那份笑中带泪的深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