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中风 尽早识别救治是关键
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医生表示,尽管中风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但也可防可治。中风,学名叫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脑血管如同城市水管,一旦堵塞,下游脑组织会在4.5小时内发生不可逆坏死。”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李婷说。中风有哪些
2025-05-26 10:55:00

北大医院太原医院门诊实行分时段预约
本报讯(记者 刘涛)为进一步减少患者候诊时间,让就诊更有序、高效,7月15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门诊实行分时段预约服务,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就诊时段,按照“报到温馨提示”到院就诊。 患者通过“健康山西”平台或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公众号预约时,系统会显示具体就诊时段,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
2025-07-16 07:00:00

718斤!“中国第一胖”刷新纪录!
4月4日,“中国第一胖718.8斤刷新纪录”的词条,冲上热搜。据报道,33岁小伙宇宙此前的体重达718.8斤,刷新中国肥胖体重纪录,成为“中国第一胖”。33岁小伙体重超700斤2024年11月12日,一辆小货车开进了中日友好医院。车上的患者名叫宇宙,已经无法走路。车的座椅已被拆掉,宇宙的身躯几乎占满
2025-04-05 14:11:00

一次性滴眼液,用一次就该扔掉吗
由于滴眼液中的防腐剂会对眼表产生毒性作用,因此,无防腐剂滴眼液越来越受到医生和眼病患者的青睐。当前市面上的无防腐剂滴眼液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单剂量包装瓶设计,每支眼药的包装量为0.2~0.4毫升,这类滴眼液的说明书大多注明了一次性使用。那么,问题来了,这种一次性使用的滴眼液,真的用一次就该扔掉吗?看看
2025-04-30 13:33:00

1元1只卖爆了!有人专门晚上出去抓
“知了,知了……”树上的知了昨天突然集体开唱,不愧是民间“出梅预报员”,当天杭州官宣了6月30日出梅,天气将从“大火收汁模式”变成“烧烤模式”,最高气温朝着39℃发起挑战。这声音在一些网友看来也意味着,季节限定美味即将下线——知了猴都脱壳了,不好吃了。知了猴蜕壳——金蝉脱壳记者昨晚在杭州萧山一河滨公
2025-06-29 15:00:00

关注世界帕金森病日 重庆西南医院专家支招如何预防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当天上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常见的“抖”“慢”“僵”外,诸如睡眠障碍、嗅觉障碍等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同时,她还表示,目前最新的研究表明,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通过练习太极拳,刺激迷走神经,缓解症状。“帕金
2025-04-11 18:53:00

首个国产戈谢病酶替代疗法获批上市,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近日,药明生物合作伙伴北海康成创新罕见病治疗产品注射用维拉苷酶β(商品名:戈芮宁)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I型和III型戈谢病患者。这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本土自主开发的戈谢病酶替代疗法药物,同时也是目前覆盖适应症最广泛的戈谢病治疗产品。戈谢病
2025-05-26 20:07:00

珠海传捷报!72岁患者移植造血干细胞,骨髓瘤确诊到康复仅用了4月
突破“高龄治疗禁区”,72岁患者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出仓!近日,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一项重要临床进展引发行业关注:一位2024年10月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高龄患者,在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这一案例不仅突破了传统认知中的“高龄治疗禁区”,更让“自体细胞修复”这一核心技术进入大众
2025-07-24 10:14:00